《英花儿酿》
第一章《去古蔺》
多年以后,当我因车祸躺在医院病床上,凝视这位鼻梁上有颗痣的护士,总会想起那个细雨蒙蒙的遥远下午。那时的复陶村就已是二郎镇上最热闹的村庄。红砖与木板搭成的屋舍,沿着蜿蜒的山路次第排开,山脚下美酒河水湍急而清澈,河岸的鹅卵石宛如一堆史前卤蛋,熠熠生辉。
我清楚记得那是个六月,因为六月底正是枇杷成熟的时节。川南国道两旁,村妇们摆摊叫卖金黄的枇杷是路边的一景。我每天给自己定个小目标:骑满150公里,就能奖励自己两斤枇杷,甜蜜解渴。若完不成,便觉得对不起这美味。
今天是从成都休整后继续南行的第四天。清晨,我在四川叙永县党校招待所225房间的床上醒来,意识尚在混沌,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。我暗自嘀咕:倒霉的陶,今天又得雨中骑行了。随即想起那句“贵人出门多风雨”,便阿Q式地安慰自己一番。
床头柜上放着我从石家庄带来的宝贝,一本1982年印刷、封皮泛红的全国地图册。它一路伴我,带我来到叙永。虽已陈旧,还多次误导我走上废弃的乡间土路,但也因此让我邂逅了许多新路上难觅的独特风景。
今天有两个选择:一是继续南下,进入贵州毕节市大方县;二是东行,前往古蔺,再转贵州遵义。犹豫间,我想起初中时读过的小说《我为画狂》。书里一群热爱美术的少年,在一个叫“谷蔺美高”的地方追逐梦想。谷蔺,多美的名字!当时我上网搜索,得知“谷蔺”是虚构的,却发现有个真实的地方叫古蔺。从那时起,古蔺便在我心中种下一抹美好。想到这儿,我决定:今天走东线,去古蔺。
主意已定,我翻身起床,再不出发,今天可吃不上枇杷了。昨晚,老板娘听了我旅途的故事,爽快地把40元的房费优惠到30元。我心存感激,叠好被子,清扫房间,把垃圾桶倒干净,还在走廊尽头找来拖把,将地板拖得一尘不染。主打一个“你对我好,我绝不让你失望”。
收拾好行李,我将自行车推到一楼大厅,穿过大堂,对正在玩手机的老板娘说:“陈姐,我要出发了。”她抬头看我:“下雨还走?”我笑笑:“这点小雨,和晴天没两样。”
告别了陈姐,我骑出招待所大院,穿过叙永县城唯一的主街,细雨轻拂着脸庞。我开始向南,沿着老地图寻找那条通往古蔺的路——国道321,迎着未知的旅程继续前行。
章尾诗《再游玄都观》
百亩庭中半是苔,桃花净尽菜花开。
种桃道士归何处,前度刘郎今又来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