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《古蔺河》

第二章《古蔺河》

清晨的环城南路笼罩着一层细雨薄雾,空气里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,这是我最爱的青春味道。

我骑着单车,沿路往南飞驰,心跳随着车轮的节奏加快,像是迫不及待要奔向未知的冒险。

刚出城,G321国道的路牌赫然映入眼帘,像一个老友在招手。我拐上去,左侧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悄然出现,河面在晨光下泛着粼粼波光,像一条银色的丝带,与我并肩而行。河边的水草轻轻摇曳,仿佛在低语着什么秘密。我深吸一口气,胸口满是自由的味道。

骑行五公里,到了钓鱼台村。小河在这里与我依依惜别,拐进了一片茂密的林子。我有些不舍,回头望了一眼那闪着光的河面,默默许愿能再次相遇。继续前行五公里,到了西湖村,这里有个火车小站,所以人流密集,街边早餐摊的香气扑鼻而来。油条在锅里滋滋作响,豆浆冒着热气,摊主大叔笑呵呵地招呼我。

我找了个小板凳坐下,咬一口酥脆的油条,喝一口温热的豆浆,疲惫的腿似乎又充满了力量。摊边几个老人在聊着今年的收成和天气,我听着,觉得这平凡的早晨格外温暖。

离开了西湖村,小河的陪伴变成了拥挤的车流。G321上堵车了,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,像一首杂乱的交响曲。我在车缝中穿梭,汗水滑过额角,心里有点烦躁,但路边司机的鼓励让我精神一振。他们朝我挥手,喊着“加油,小伙子!”我咧嘴一笑,像是被注入了新的动力,脚下踩得更起劲了。

终于到了正东镇,这是个热闹的岔路口,路牌指向不同的远方。我停下来擦了把汗,右手G321去贵州毕节,左手省道S309去古蔺。此刻古蔺的名字在我心头跳跃,像一颗藏着故事的种子。我没有丝毫犹豫就听从了内心的召唤,拐上S309,朝古蔺进发!

出了正东镇一公里,路边一块“欢迎来到酒乡古蔺”的牌子映入眼帘。我猛地刹车,盯着那牌子,心头一热:我真的来了!

天空飘落的细雨轻柔地落在脸上,像在欢迎我的到来。雨中的山峦披上了一层薄纱,远处的峰峦若隐若现,宛如一位刚出浴的少女,娇羞而迷人。山路盘旋而上,湿漉漉的柏油路在雨中闪着光,我小心翼翼地骑行,耳边只有雨声和自己的呼吸。路旁的野花被雨水洗得格外鲜艳,红的、黄的,像一幅泼墨未干的画卷。

过了核桃坪,右手边突然出现一条河流,河水清澈,拍打着岸边的石头,发出哗哗的低吟。我停下车,走进村口一家小卖部,向一位满脸笑纹的大娘打听。“这河啊,叫古蔺河!”大娘操着浓重的川南口音,热情地告诉我,“顺着它走,就能到县城!”我点点头,心里对这条河多了几分亲近,仿佛它也在陪我旅行。

沿着古蔺河,我骑行了四十多公里。山谷间云雾缭绕,河水时而平静如镜,时而激荡起浪花,像在诉说自己的故事。路旁的村庄炊烟袅袅,偶尔有牧童赶着水牛经过,铃铛声清脆悦耳。我的心也跟着轻快起来,疲惫被这美景冲淡,脑海里甚至开始幻想:要是能在这儿住上一阵子,日子该多惬意啊!

终于抵达古蔺县城,主干道两旁商铺林立,半数以上都在卖酒,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酒香。我找了家小馆子,点了一份蛋炒饭,边吃边和老板聊起来。原来,这里是郎酒的故乡,全县的支柱产业就是酱香型白酒!老板笑着说:“我们老家是沿着河边路继续往东40公里的二郎镇,那儿才是郎酒真正产地,那儿的酒,喝一口,保管你忘了回家的路!”我哈哈大笑,心里却对这酒乡多了几分好奇。

我掏出地图,寻找着老板口中的二郎镇。心念一动,我决定改计划:下午就去二郎镇,亲眼看看那传说中的酒乡!

我拍拍车座,朝古蔺河水的方向望了一眼,像是和它做了个约定:咱们二郎镇见!

此时短暂的天晴,午后的阳光穿过云层,洒在古蔺河上,河面像铺了一层金子。我沿着河继续东行,河水潺潺,像是为我哼唱一首美酒曲子。这里是红军第二次和第四次渡赤水的地方,我看着河对岸的贵州,心里哼唱着: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陶。

山风吹散了疲惫,沿途的风景让我心旷神怡。我知道,前方还有更美的故事等着我。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