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《复陶村》
雨点淅淅沥沥,拍打在我的雨衣上,风从路边林间吹过,带着湿冷的寒意。我骑着自行车,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,气温越来越低,手指冻得僵硬,换挡拨片像是被冰封住,每次换挡都得停下车,用双手使劲推拉。我心里有些烦躁,但又被这清冷的空气激起一股倔强,路旁的野花被雨水浸湿,低垂着头,像是在对我微笑。远处的山峦隐在薄雾中,我深吸一口气,雨水的清香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自由。
骑了四五公里,前方出现一片红砖木板的房舍,简朴而温暖。不远处,一块石牌上写着“复陶欢迎你”。我心头一暖,终于到了复陶村。
雨还在下,村里静悄悄的,没有集市的喧嚣,也没有行人往来,只有雨滴敲打地面的节奏,以及车轮碾过水洼,发出哗哗的声响。
我的思绪有些飘散,想到这一路的颠簸,想到为何要在雨天骑行。就在这时,一声清脆的喊声打破了寂静:“大哥哥,你好帅哦!你从哪里来?”我一愣,扭头看去。十几米外,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孩站在雨中,没撑伞,雨水顺着她的短发淌下,湿漉漉的,却掩不住她眼里的光。她笑得明亮,像雨中盛开的桃花,带着一股不被阴霾遮盖的生机。我笑着回应:“我从北京来。”我撒了个小谎,怕她不知道石家庄是哪儿。她瞪大眼睛,惊叹:“好远啊!你骑了多久?”“一个月了。”我答得随意,却在她纯真的目光中感到一丝暖意。她朝我走来,边走边说:“你需要帮忙吗?”不等我回答,她已经把手搭在我的后行李架上,帮我推车。我扭头看她,她个子不高,大约一米六,圆圆的脸上有两个酒窝,笑起来像春风拂过的花枝。她的眼皮一单一双,鼻梁右侧有颗小痣,雨水在她脸上滑过,平添几分灵动。我忍不住问:“下这么大雨,你怎么不回家?连伞都不带?”她歪着头,语气俏皮:“我今天心情不好,淋雨舒服,我喜欢淋雨!”她用力推车,步伐轻快,仿佛这雨是她的朋友。我笑了,逗她:“你什么眼神?我这模样也能叫帅?”她认真地盯着我,斩钉截铁:“就是帅呆了!”那语气让我有些哭笑不得,心底却泛起一股暖流。路过复陶农贸市场,空荡的摊位在雨中显得有些落寞。她笑着问我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“我叫陶啕。”我答道。她眼睛一亮:“好有缘分!我们这儿叫复陶村,‘复’是“两个”的意思,所以我们这也叫陶陶村!村里好多人都姓陶呢!”我一愣,随即笑出声:“这么巧?那我得在这儿多待会儿!”我问:“你叫什么?”“我八字缺水,叫海英。你喊我小英就行!”她指着左手边一栋校舍,“那是复陶小学,我刚从那儿毕业。我学习还行,九月就要去泸州市里读初中了,泸州五中录取了我!”我看着她,眼里多了几分欣赏:“厉害啊!好好学,以后考个北京的大学!”小英用力点头,眼睛亮晶晶的:“我会努力的!”我笑着说:“考上了告诉我,我在北京接你!”她歪头问:“那我考上了怎么告诉你?”我停下车,从背包里掏出记事本,写下我的QQ号,撕下来递给她。雨水打湿了纸张,她小心翼翼地接过,攥在手里,像握住一份承诺:“我还小,没有QQ,但是我会留着这张纸,等我考上北京的大学,一定联系你!”
村路渐渐到了尽头,坡度缓了下来。我停下车,转身对小英说:“就到这儿吧,你还小,不能出村。”她点点头,雨水在她脸上流淌,笑意却明媚如花。我从背包里掏出一袋枇杷,递给她:“谢谢你帮我推车,这些送你。”她抓了五六个,笑着说:“够了,剩下的你自己吃!”她站在村口,红裙在雨中鲜艳如桃花,像是山间的一抹春意。
我骑上车,挥手告别:“快回去吧,别淋雨了!”小英站在原地,朝我喊:“真的昂!我们北京见!”“好,北京见!”我笑着回应,骑了几十米,我忍不住回头。雨幕中,她依旧站在那儿,红裙在灰蒙蒙的背景下格外醒目,像雨后初绽的花瓣,笑意盎然。我心头一暖,像是被这笑容点亮了旅途的疲惫。
转过一个弯,她的身影消失在雾气中。
雨势渐小,云缝中透出微光,夕阳照亮了路边的枇杷树,果实被雨水洗得更艳,微风吹过,几欲掉落,像是为刚刚的相遇送行。
我深吸一口气,脚下用力,车轮滚滚向前。她的微笑、“北京见”,在我心头萦绕,仿佛这雨后的小村,这偶然的相遇,成了我今天旅途中最美的记忆。
发表回复